這幾天一直在橡樹攝影俱樂部(http://www1.xiangshu.com/)論壇中混,看了很多的片子,有“菜鳥”的,有“高手”的,還有一些 “專業”的。特別是“菜鳥”的,經常是一些什麽隨手拍,剛買了相機的第一貼……之類的,我突然想說,難道攝影真的就這麽簡單嗎?

我記得我剛開始學習攝影的時候,我的老師也是從基礎課開始,交給我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常識,然後就叫我拿著相機去拍,怎麽拍呢?給一個石膏的雕像放在房子裏,然後就讓我去拍,首先給定一個角度,鎖定一個快門的值,用不同的光圈去拍,一拍就是一個上午,然後把照片放在一起自己比較,自己評審,在不同的光圈下,同一快門時爲什麽會有不同的效果,通過這種對比可以非常深刻的了解到光圈值之間的不同;然後又鎖定一個光圈值,用不同的快門去拍,了解不同的快門之間的區別、差異;再然後鎖定光圈和快門,要我變換不同的角度去拍同一個物體,每一個角度又給不同的構圖,去體會畫面布局和構圖的效果……就是變著方的來用實拍來體會那些最基本的知識,把最最基本的東西刻在腦子裏。記得剛開始的時候大概在幾百張圖片中才能選出一張可以的,後來是在50多張中就可以選出一張合格的,再後來基本上10張左右就可以選一張精彩的了。

室內的死物的學習告一個段落後,才開始在室內拍模特和到室外去拍風景。室內的模特就不像室內的死物,她是有情感的——或孤敖、或冷俊,或熱情,你怎麽樣把這種模特的情感通過相機表達出來,這些是之前哪些死物所沒有辦法體會到的,因爲透過死物體現的是自己的想法,隨便你拍它沒有任何意見,人物就不一樣了,你要尊重她——因爲不應該把一個悲傷的人物拍成歡天喜地。戶外的風景其實並不好拍,因爲光線是你沒有辦法去控制的,而往往是光線的改變你需要做太多的變化——快門、光圈、角度……所有的一切都要隨之改變。戶外的風景拍攝是對室內拍攝的一次提高和深化。

這些基礎的學習完成了就開始訓練自己的風格。攝影的題材、範圍非常的廣,沒有人能說他可以拍所有的照片,風景、人物、運動、新聞……等等,就算是攝影大師也會有一個偏重點。這個訓練也是很重要的。

然後,我想說說關於機器的一點想法。很多菜鳥往往一看見別人拍得比較好的照片就問“什麽機器拍的啊”,其實並不是說有了好的機器就一定能拍出好的照片(當然要拍出頂級的照片沒有好機器(鏡頭、光圈、快門等參數)也不行),不好的機器就一定拍出差的照片。我曾經看過一個高手用傻瓜相機拍出的一張非常經典的照片。他這樣給我解釋的:傻瓜相機並不是差相機,只是說它不具備可調性,光圈啊、快門啊、焦距啊,這些它都已經被設定好了而已。那麽我們能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、一個合適的光線、一個恰好的角度——讓它的焦距剛剛好、讓它的光圈正好合適、讓它的快門準確呢?余下的就是人的創造——布局、構圖、意境,說白了這個考量的不是機器,是人。當你看見了這段話有什麽想法。機器,我覺得這個時候你該拿起你的機器來好好看看了,你真正的了解它嗎?武俠小說中講高手到了至高境界就是什麽“人劍合一”,“劍成爲人(身體)的一部分”,這要表達就是一個意思,你要完全的了解你的“兵器”,你現在了解你的“兵器”嗎?很多人一看見別人的照片就開始看拍攝的參數——光圈多少,快門多少……這些真的對你有意義嗎?如果你有條件你可以去試一試,把兩個不同品牌的機器放在同一個位置,設置相同的參數,拍同一個東西,然後放在同一部電腦中看,我敢說肯定不一樣。每個機器都有它自己不同的“特長”,有的機器適合拍人物,有的機器適合拍風景,有的機器適合拍運動中的物體……沒有那個高手說可以給自己的單反配一個鏡頭就全部搞定的(當然也有一些適應性比較廣的鏡頭),不同的情況他也會選擇不同的鏡頭,道理是一樣的。同樣的一個場景,別人的機器配上他的光圈、快門進光量剛剛好,你也用人家的參數進光量就是比別人的少,別人的鮮豔奪目,你的黑不溜秋,爲什麽?原因在於你們的鏡頭是不一樣的、感光元件也不一樣啊!你怎麽辦?還是照抄別人的參數嗎?

隨著數碼相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攝影的隊伍中來,有的人拿起了相機,按下快門,OK!一個作品就出來了,隨便找個論壇放上去——大家來評吧!這樣子你永遠只會是一個菜鳥。攝影永遠只是你的一個很簡單的興趣、愛好。當然如果你本身就是抱著這種思想的,也無可厚非。

#2 爲什麽你永遠是菜鳥之二 —— 人像攝影不簡單

很久沒有來橡樹了,今天有了閑暇過來看看。看見了大家對“爲什麽你永遠是菜鳥——寫給所有的新人的一封信”的喜歡和認可很高興。今天我想對大家說另一個問題。

在論壇裏那個板塊最火?我想應該算是“人體人像”這一塊吧!看的特別多,回複的特別多,總之很多人來捧場。原因是什麽?也許大家都想看美女,也許\大家都想拍美女。那麽這樣大家是不是已經背離了攝影的目的?因爲你看的是人,而不是攝影。當然人像攝影的主題是人,沒有人也就沒有人像攝影了,但是不希望大家看完之後只是說什麽模特漂亮、身材好之類的話。

貼一張圖,然後開始我今天要說的——拍攝人像真的就這麽簡單嗎?

如果我現在問大家關於“人像攝影的四個藝術境界”,我不知道大家有幾個人可以回答上來。如果我向大家提起“紐曼”這個人,不知道大家有幾個人知道他。

所謂“人像攝影的四個藝術境界”指得是“人像攝影的藝術境界從低到高,可以概括爲賞心悅目、惟妙惟肖、張揚個性、诠釋生命四個層次”。我給一個鏈接大家可以去看看。 http://www.6art.net/2004/9-8/11588.shtml

“紐曼”是以肖像拍攝著稱於世的攝影師,他的人像攝影是一種“環境肖像”,也就是說在他的作品中,人物都被安排在最能代表其特點的獨特環境中。我貼的圖片就是他的成名作:《史特拉汶斯基》。我給大家一個鏈接可以去看看關於紐曼的“環境肖像”。 http://www.dpnet.com.cn/column/colu...how.asp?id=5955

相信大家看完了上述的兩個文章對人像攝影會有一個新的認識。

拍攝人像真的就這麽簡單嗎?我覺得人像的拍攝是最難的。我說過模特是有生命的,你不應該把一個悲傷的人拍得很喜慶(請參看“爲什麽你永遠是菜鳥——寫給所有的新人的一封信”)。人與人是不同的,因爲思想,因爲個性。比如說一對雙胞胎一個是醫生一個是教師,怎麽來區分他們?讓人們知道你到底拍的是誰呢?你要通過你的攝影來表達他們不同的個性、思想。現在論壇裏面的人像幾乎都是一個樣的大頭,近照,虛化背景,一個又一個美女在畫面的顯著位置來展示“美麗”,你從技術的角度又找不出什麽缺點,大家都注意到了光線、構圖、虛化背景突出主題……但是就是我們一直追求的人像攝影嗎?說的難聽一點,這些人像作品就象用PS 換了一個頭一樣。在寫文章之初我還想從構圖、光線、意境幾個方面和大家討論一下怎樣去做人像攝影,現在突然覺得這樣有畫蛇添足之先嫌,一個完成了初步學習敢於拍人像的人還需要去刻意去討論構圖、光線和意境嗎?有了基本的原則剩下的就是靠大家去創新了。而創新的基礎就是人與人的不同,模特與模特的不同,表達出不同的主題(被攝人物)的個性、思想。我希望大家可以站到“道”的高度去學習,而不是站在“術”的角度去學習。

祝福大家可以出好的作品!

然後是幾個關於“爲什麽你永遠是菜鳥——寫給所有的新人的一封信”的回答:
1、我想說沒有什麽事情是可以隨隨便便就成功的,如果你想提升你的攝影技巧你需要更多的學習,不論是攝影的理論文章還是別人的攝影心得都很重要,這些你要去看。當然自己的努力很勤勉是不可少的。攝影和繪畫、雕塑是相通的。達芬奇畫蛋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。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提升。

2、南宋大詩人陸遊在《示子聿》中告誡其後人“汝果欲學詩,功夫在詩外”。攝影也是這樣,“功\夫在詩外”。以我的心得,繪畫、雕塑這兩種藝術表達形式是重點要去看的,然後可以去看一些工業設計……這些都是培養自己的“美感”。就好像我在生活中說的一句話一樣“一個不相信奇迹的人永遠不會有奇迹在他身上出現。”同樣的如果一個人連什麽是“美”都不明白的話怎麽能拍出“美”的東西呢?當然對於“美”每個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,但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則在那裏。我在論壇中曾和別人爭論過這個問題,我說不論那個攝影師恐怕也不能把一堆大便拍成藝術品。有一本書“美學概論”大家可以看看。

3、在“爲什麽你永遠是菜鳥——寫給所有的新人的一封信”中我提到可以用傻瓜相機拍出好的照片,很多人表示了懷疑,建議大家可以去看看“泰利·理查森訪談”。泰利·理查森就是一個用傻瓜機拍照的時尚攝影師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ordam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